2012年3月2日 星期五

健康靠血養

健康靠血養
第一節血的第一個身份營養師
有營養的東西都在血裡
“父精母血,生而為人。”無論什麼動物,無非就是一塊血肉。自成胎開始,就靠著母體的一股血液漸漸養大,等到胎成出世,又靠母親血化的乳汁哺育。長大能自己吃飯了,就跟血沒關係了吧?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那我們吃飯又為什麼呢?
《黃帝內經?靈樞》中說:“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也就是說我們吃進去的食物,其中的營養精華和有用的津液,進入到血管裡,就變成了紅色的血。我們吃東西也就是為了生血,有了血,才能活著。
大家常看到中醫講臟腑器官怎麼怎麼神奇,每個臟腑都有各自的作用。其實它們也都是以血為基礎,又為血服務的。人體的每個臟器都跟血密切相連。脾胃直接將食物變成營養物質,用來化血,所以脾胃不好的人其血必虛。心肺則合力把血液運輸到全身各處,靠它們的推動、引導,血才能流動。腎藏精,精生髓,精髓也是血液的來源之一,所以腎不好的人,血液必然也不充沛。肝藏血,像是一個血庫,如果裡面的血少,就沒有養料滋養我們的眼睛,眼睛就會乾澀昏花,女子就會經血少,甚至閉經
說這些無非是要告訴大家,人活一腔血,血才是康泰立命之根本。現在生活條件好,我們講究飲食,目的也無非就是要讓科學的飲食化生出好的血液;我們講究運動,無非也就是讓血液流得更加順暢;我們講究排毒,排的也無非就是血毒。無論方法如何,歸根結底都是為了“血”在服務。看到了生命的基礎,才能用對勁兒,使對力,才能知道我們養生保健,到底該養什麼,該保什麼。
血從哪裡來
血好,身體好。血能輸送養料,可養料哪裡來的呢?血的來源有兩方面。一是從“水穀精微”轉化而來。就是食物通過脾胃的運化功能,轉化為“精微” 營養物質。這些營養物質上輸於肺,
藉著心與肺的氣化作用而化生為血。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就是食物變來的,所以飲食對血液來說尤其重要,我們後面也會提及一些讓血液更健康的食物。另一方面,營養物質來自藏於腎的“精”。精化生為骨髓,產生血; 也可在肝內化生為血。這樣看來,脾胃心肺腎肝,在生產血的過程中,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反過來,血液又濡養著這些臟器。好的血液帶來豐富的營養,使臟器強壯,產生更好的血液。壞的血液帶來的垃圾會導致臟器生病,無法產生好的血液,進而帶壞全身。
血是萬病之源
好的血液,輸送的是養料,是健康生活的保證。壞的血液會導致疾病,是我們的大敵。《素問》說:“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可見,我們的老祖宗在幾千年前,就認識到氣血在人體發病中的重要地位。
血是如何導致疾病的呢?“血循行脈中,內至臟腑,外達皮肉筋骨。”也就是說血像河流,奔騰在身體內部,並且與人體五臟六腑各個器官都有聯繫。大到心肝脾肺腎,小到一寸皮膚一根毛髮,無不與血液息息相關。就拿癌症來說,為什麼會擴散?就是癌細胞隨著血液、淋巴液等周游到了其他地方,然後找到適合癌細胞生長的新天地,生根發芽。血液不干淨的時候,它就是疾病的溫床,會把不好的物質帶到各處。
《難經?二十二難》將血的作用概括為“血主濡之”。全身各部無一不是在血的濡養作用下發揮功能的。如鼻能嗅,眼能視,耳能聽,喉能發音,手能提物等都是在血的濡養作用下完成的。如果血液失去了濡養功能,人體的這些動作都無法完成。老年人,氣血虧虛,就會出現眼花,耳鳴,耳聾,說話沒有力氣,提不動重物等症狀。血液如果不能濡養心肝腎等臟器,器官就會無力工作,鬧罷工。就像人不吃飯,就沒力氣是一個道理。相應的,心血虛,血不能濡養心,心就不能工作,導致心不藏神。會有驚悸、失眠、多夢等神誌不安的表現。進一步惡化,還可出現煩躁、恍惚、癲狂、昏迷等神誌失常的問題。肺無力呼吸,會感到氣短。腎臟不能排毒,就產生了尿毒症。肝不能藏血,就不能解毒
由此可見,血不是條簡單的河,它可以輸送養料給它所到之處,是條生命之河。可如果血液質量差,就是條垃圾河,把垃圾帶給身體各個臟器,危及人的生命。所以說無論是養生還是治病,我們都要關注血液,血好才有健康的生活。
第二節血的第二個身份搬運工
親戚家上初中的孩子正在學習生物課,他對心臟和血液流動很感興趣,但初中的課程比較簡單,遠遠不能滿足他的好奇心。於是逮到一個機會,他就問了我一個上午。
“血把營養送到我全身所有細胞,但它是怎麼送的呢?細胞裂開一個縫,那些營養就進去啦?”“血就是一個搬運工,血裡面的營養成分有大有小,小的可以直接通過血管的管壁或者細胞的很小很小的裂縫跑到血管外面,然後再進到別的細胞裡面。大的,像蛋白,就被血管壁細胞包裹住,然後進到細胞裡面,再被血管壁細胞排到血管外面。血流一路,這些營養物質就一路散出去,也就營養到身體各處了。當然,身體裡的垃圾也被血帶出來,一部分垃圾在血經過腎臟的時候通過尿液被處理掉,一部分被血帶到肝臟,被解毒,還有一部分帶到肺,被呼出來。”孩子聽了覺得很有趣,又一邊想一邊說:“那如果血流動有問題,營養輸送肯定會受影響,如果血管有問題,也不行。”分析得還真不賴,其實血送給身體營養這個過程,不但跟血本身的質量有關,跟血液的流動和血管也有直接的關係。血液這個搬運工也不是獨立作戰,還有像血管這樣相互關聯的戰友。
第三節血的第三個身份保溫層
血是液體,有很多水分。正是這個特性,使血有很強的保持人體恆溫的作用。跟空氣、金屬、冰等物質相比,水的比熱較高。也就是說,要讓水變涼和變熱都需要比較多的熱量。所以水對熱量的變化不太敏感,不是冷一點它就馬上降溫,也不是熱一點它就馬上升溫,這就讓人體比較容易保持一個恆定的溫度。
現在經常有一些女孩子手腳冰涼,尤其一到冬天,冷不防碰一下手能把人凍一哆嗦。她們也常說自己末梢循環不好。什麼是末梢循環不好?就是最細小的血管裡的血流動出現了問題或者血量少,血液的保溫作用不能發揮出來,像耳朵、手腳這些部位自然就透心涼了。要解決這類問題,一方面要讓血液流動得好,別淤;另一方面就是保持血液量,別少也別多。
血液的多少,或者說盛衰,直接影響著身體。體內血液少了,會引起血虛,攜帶的養料少或者不能正常給人體供養,可能出現頭暈,迷糊,思維不清,四肢乏力,食慾不振等;體內的血液循環受到阻滯,像末梢循環不好,時間長了會引起血淤,減慢了人體的供養和廢物排出的速度,使過多的廢物滯留在血液中,可能出現口唇青紫,面色暗淡,局部針刺樣疼痛等。同樣,血寒血熱也是很大的健康問題。當血液的變化還在人體自我調節的範圍內的時候,問題不是很嚴重,我們的身體一般只會有一些相應的症狀。但是當血液的盛衰變化超出了自我調節的範圍時,也就證明了調節系統的功能受到了損害,時間越久,損害越重,大病也就養成了!
第四节 排毒就是排血毒
现在清血排毒的广告铺天盖地,人们到了谈“毒”色变的地步。那么到底血中含有什么毒素呢?通常人们口中的血液毒素是指身体代谢产生的垃圾,脂肪颗粒,外界吸收来的化学残留物、重金属粒子等废物。据统计,血液中毒素的种类达1000多种。血毒最致命的表现是,它可以直接导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使人时刻受到心脑血管疾病的威胁。人吃五谷杂粮就会有毒素,人要呼吸,要喝水就会接触到毒素,人不可能不吃不喝,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所以毒素正以各种方式侵入人的身体,寄存在血液中。我们每天吸入毒素,幸运的是人体也有排出毒素的能力。但很多时候排毒的速度远远不及我们吸入毒素的速度。有的人,拥有好的生活习惯,掌握了排毒的小常识,可以及时把毒素排出体外,这就是健康人。反之,如果有的人不注意,没能及时将毒素全部排出,随年龄增长,血毒越积越多,就产生了疾病。如果大家能够像每天清理自己的房间一样,从身边的小习惯着手,将“毒”清理出血液,不要让毒素超标,去危及我们的器官,自然也就减少了发病的概率。
第一節按摩煲湯養就好脾氣
血淤就是血液淤阻在體內,比如磕碰到了,就會出現青紫,這是從血管出來的血沒流出來,變成了淤血。還有的血雖然沒流出血管外,但運行受到阻礙,凝滯在身體的某個部位,失去了血液本身的功能,也是淤血。
血淤的最常見表現就是疼。疼的地方固定,痛感很明顯,像針刺或者刀割一樣,到了晚上血行變慢,淤阻的跡象更明顯,疼痛也就更強烈。女性月經顏色會比較暗,甚至閉經或崩漏。也可能體表或身體裡有腫塊。這種人唇色跟舌色也都發紫,面色也發黑。血淤
住了不能營養皮膚,皮膚也會變得粗糙,失去光澤。
要治療淤血得先弄明白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比如氣滯血淤,平時就可以多按摩太沖和地機兩個穴位,煲湯的時候可以放幾粒桃仁。桃仁有小毒,像孕婦就不要用了。如果是寒引起的血淤就可以按照下面的血寒症多加保養,煲湯的時候可以加5~10克當歸,幾顆桂圓,幾片姜。血熱導致的血淤除了後面提到的方法外,還可以喝些丹參雞湯。
雖然引起血淤的原因有很多,但我在這裡要著重講一下氣滯血淤。血是靠氣推動著走的,氣血同源,所以氣病必然會導致血病。
中醫講究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任何一種情志過激時都有可能導致疾病。《素問?舉痛論》中說:“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氣就好像是一隻看不見摸不著的上帝之手,在引導著血的運行方向。七情可以導致氣運行的變化,同理必然導致血的變化。情志的變化干擾了正常的氣血運行,日久就會生病。
現在彩票事業蓬勃發展,很多人夢寐以求能中大獎。而當你真的中了大獎,你是否能夠正確地面對這份突如其來的驚喜,以及隨之而來的生活巨變呢?這不就是《儒林外史》中的范進中舉嗎!還有很多奮戰在網游第一線的孩子們,那種摻雜了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高度興奮的活動會帶給身體巨大的波動。有些人說,網游可以幫助自己緩解精神壓力,因為遊戲可以幫助發洩壞脾氣;還有些人說,網絡遊戲可以幫助自己去結識更多的志趣相投的朋友。可是一旦不加節制,對身體的傷害絕對得不償失。遊戲中,時而因為“得到”喜,時而因為“爭執”怒,時而因為“失去”悲,時而因為“迷茫”思,時而因為“突變”驚。這種長期的情緒的變化,日久必然會導致情志內傷。
氣是人可以自己調節,並且反應顯著的致病因素。換句話說,這個病要不要得你自己完全可以做主。如果是氣滯血淤,那就一定要從情誌上給予調節。我平時對付“氣”的方法就是運動、哭、笑。我剛到澳洲的時候學業壓力和生存壓力都很大,怎麼辦?又不能跟家人哭訴,跟朋友溝通也有限,就去跑步,運動到大汗淋漓,氣隨汗脫,這樣可以使過盛的壓力,也就是胸口積住的一團氣隨汗液排出體外,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使氣血重新達到平衡。與人有衝突了,覺得委屈難過了那就哭。不要以為哭是女性的特權,男性也應該勇於嘗試,如果怕別人看到,就找一個沒人的地方,想怎麼哭就怎麼哭。哭有利於行氣,氣行則血行,不然就會活生生地憋出病來。同樣,笑也有相同的作用。有笑料盡量大笑,笑出聲音。笑可以助心行血,通經活絡。每天要是能大笑三分鐘,一定可以讓你情志舒暢。
在激烈的競爭和紛繁的人際關係中,像陶淵明式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出世境界,已是一種非分之想了。只有學會去面對,去解決問題,才能將七情致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第二節用四物湯來補補虧虛的血
血虛一般就是指血少,不能給身體提供足夠的營養,所以組織器官都變得虛弱。血是身體的營養物質,是身體正常運轉的能源。血虛後,等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身體各個部位再健康,沒有了養料的支援,必定會逐漸衰弱。這就像給一個新車加了兌水的汽油。車再新再好,也只能勉強發動, 時間久了,發動機受損,就發動不了了。
血不能養頭面,就會頭暈眼花,嘴唇和舌頭顏色也淡,沒有血色,臉色發黃或偏白。心缺血就會心神不寧,心悸,多夢。經脈、皮膚缺血皮膚就不好,粗糙,髮乾,手腳愛發麻,指甲也沒血色,發淡。女性的話月經量有可能變少,血色也淡,或者月經長時間不來。
不少男性朋友認為自己又沒有月經,因此血虛這個話題,離他很遠。其實這是個誤區。首先,中醫中血的概念和功用要比西醫的血大得多。其次,西醫血的概念,不僅包括血量,還包括血中的多種物質。不少人認為自己沒有失血,也就不存在血虛,就是忽略了血中物質的作用。不少的血液疾病,例如血小板不足,缺鐵性貧血,就都是血中營養物質不足造成的。
我的一個失眠患者,人長得高高瘦瘦,一副弱不禁風的模樣。他不僅面色白,連唇色和指甲的顏色都很淡。這個患者本身從事研究工作,常年失眠,健忘,很影響他的工作表現。最近還有頭暈眼花、手腳發麻的現象。朋友遠遠看見他,跟他大聲打個招呼,就能嚇他一跳。他自己覺得缺乏男子漢氣概,很苦惱。這個患者最初的失眠是血虛導致的。可是他未能認識到真正導致失眠的原因,一味服用些鎮靜安神的藥物。再加上他的工作比較勞神,進一步損傷了心血,導致了血虛的加重。根據他血虛的病因,我建議他早上起來,先喝杯淡淡的紅糖水。白天喝水的時候在茶杯裡放幾粒紅棗。做晚飯的時候,加些紅豆和大米同煮。每週都要喝一次雞湯。這個雞湯要加上傳統四物湯的材料當歸、熟地、川芎和白芍。
四物湯,被稱為養血第一方。裡面的當歸自不必說,熟地黃補血滋陰,川芎能活血行氣,白芍養血調經。家裡面煲湯的話各放9克就可以了。因為女性疾病中這個方子用得較多,所以很多人覺得這就是個女性藥。其實很多男性補血的時候也可以用這個方子的。
第三節桂枝加按摩,讓寒血流起來
冬天我們常聽人說:“我都冷到骨頭里了。”血寒的道理跟這個差不多,就是寒到了血裡。用專業點的話說,寒邪入了血分。
我們先說說體寒的人都有什麼表現,大家可以對照著看看自己。寒邪遏制住了陽氣,人肯定就怕冷,手腳也比較涼。熱能蒸發水分,體寒身體裡的水就不容易消耗,人體不缺水,所以不容易渴,即使喝水也喜歡喝熱的。小便清長,便質不堅硬。
寒則凝的道理誰都懂。就像水冷了,就流動緩慢,甚至結冰。人的身體遇到寒邪,血液的溫度也隨著降低,血液也就流動緩慢,甚至停止不前,導致血液淤積。健康的血液流經全身,可以滋養全身;同樣寒冷的血液流過全身,也就把寒邪帶到了全身。就像瘟疫一樣, 所到之處,處處得病。寒冷的血液到了膝蓋等關節處,人們會得關節炎。寒冷的血液流過女性的子宮,輕則月經不調,痛經;重則導致整個子宮都受到寒邪的侵襲而不能受孕。寒冷的血液流過頭部,人們會頭痛。流過心臟的時候,心臟受寒,發生胸痺,也就是冠心病。民間的俗語“十病九寒”,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血寒血液運行不暢快,有個突出的表現就是疼。手腳、肚子、頭等部位都是常見的痛處。疼的時候得到溫熱就會緩解,比如有的人肚子疼,蓋上被子用上暖水袋馬上就覺得好很多。女性的話月經還可能會延後,經色也不是鮮紅的,發紫暗,還會有血塊。
對於血寒的人, 可以每天堅持用熱水泡腳。因為“寒從足下生”,在中醫的陰陽屬性上,寒邪屬陰,下半身屬陰,所以對腿腳的保暖尤為重要。泡腳的時候,最好選用高一點的塑料桶或木桶。一是可以將整個小腿的下半段都泡到。二是水量比普通的盆大些,也不容易涼。如果頭部微微出汗,是最好的。根據各人喜好,還可以加入幾片姜或些許鹽,也有助於驅寒和治療腳部皮膚等疾病。此外,怕冷的朋友早上起來的時候,也可以喝杯薑糖水,能溫脈養血。
像我以前的一個患者,她春夏秋三個季節都沒事,可一到冬天,就愛犯冠心病。冠心蘇合丸就是她過冬的零食,總隨身帶著。她這個老毛病也給家人帶來不少的苦惱,整個冬天,兒女都提心吊膽地過。逢年過節出去吃飯,必定給她口罩圍巾的包個嚴實。她年輕的時候就手腳冰涼,屬於陽虛的體質。一到冬天遇到寒邪侵襲,心脈受涼,這個冠心病的毛病就犯了。
除了正常的用藥,我讓她自己買點桂枝放在水壺裡,當茶喝。桂枝具有溫中散寒的作用,對祛除寒邪最為有效。我又教給她一個簡單的溫熱心經的自我按摩方法。從小拇指到手肘的內側連成一條線,這是手少陰心經的位置所在。用另一隻手反复摩擦這段,摩擦到發熱為止,長此以往就會增強心脈血液的運行,讓血液的循環流暢,不容易淤結。
第四節八個指蹼去血熱,血液清涼不傷陰
熱的人表現很多,比如喜歡涼的東西,容易渴,總煩躁,小便短黃,便秘,舌紅苔黃等,都是熱證的表現。
如果把範圍縮小到血熱,那主要就以血和皮膚的表現比較明顯了。血熱一方面會使躁動的血液不遵循原來的軌道運行,這樣就會出血,比如流鼻血,尿血,月經量過多等,很多人會長癤子、悶頭等。血中的熱毒聚集在身體的某個經絡、部位,就會在相應的部位出現紅腫熱痛的症狀。
血中的熱毒每天都會產生,但是由於人體正常的代謝功能,毒素會通過汗、尿、便排出體外。當血中的毒素得不到很好的代謝的時候,就會隨著血脈的運行散於全身各處,一旦找到適合停留的部位(尤其是陽經比較表淺的部位,例如面部、背部等),就會不斷淤積,形成癤腫。初起的時候,這種癤腫可以滿足身體排毒的需要,問題還不大。時間久了,當體內的熱毒不能夠及時以癤腫的形式排出的時候,便會開始尋找新的落腳地內臟。毒素的量還在內臟承受的範圍內時,表現在外的症狀不是很明顯,超過內臟能承受的範圍,各種毛病就出現了。
一個男性患者,臉上一直起痤瘡。二十多歲的時候覺得沒什麼, 以為是青春期的正常反應。他喜歡吃辣的食物,並有便秘的煩惱,怕熱,不怕冷,朋友們一直說他是年輕,火力壯。可現在三十有五了, 前幾天整個臉痤瘡大爆發,沒有一點好的地方,甚至整個臉都腫了起來。各種清潔型的洗面奶,去油產品,他都試過了,看醫生也只給開了些激素藥膏。可是按下葫蘆起來瓢,這處好了,另一處又起來。害得他平時根本不敢出門,下了班馬上就回家。
其實這是由於他體內血熱,血行加快或血行力量過大,使體內毒素上升,熱毒相結,蘊於面部皮膚引起的。我給他在大椎穴上放血拔罐。並讓他自己反复掐拔八個手指的指蹼。這八個指蹼是八邪穴所在的部位,對於治療熱證有奇效。
除了這些方法外,血熱的病人,也一定要注意調理情志。一則情緒激動或抑鬱,在體內化為火氣,加熱血液,導致血中熱毒的產生。二則氣滯傷肝,肝的本性是喜條達,而惡抑鬱的。生氣會使肝鬱化火,內生火熱,化為血中熱毒。
如果有明顯的血熱症狀,可以像我做的,在大椎或相應的位置放血拔罐,還可以掐按八邪,這都是去熱比較快的方法。平時還要注意忌口,別吃辛辣燥熱的東西。平時煲湯可以放些玄參,也可以用玄參、槐花、菊花等泡水喝。當然,這種單味藥物的食療茶療方並不全面,不可能像藥方那麼對症,但作為平時清熱涼血的調劑也是既方便又實惠的。
第一節血壓穩,健康本
高血壓
人的耳形是一個倒置的人形。血壓偏低的人,就可以用手順著整個耳朵往下捋。相反,如果血壓高,就應該往上捋。
在耳朵後邊有一個降壓溝。它位於耳郭背面,是由內上方斜向下方行走的凹溝。如果人忽然生氣上火,降壓溝處有一條靜脈會很突出。大家不妨自己捏捏摁摁,效果不錯。
另外,可通過按摩四關穴來調整血壓。四關穴是指雙側的合谷和太衝,兩穴一陰(太衝)一陽(合谷),一氣(合谷)一血(太衝),一臟(太衝)一腑(合谷),一升一降,是一組陰陽、氣血、臟腑同調的經典配穴。
以前我問過一位到家裡來串門的阿姨,如果血有問題了會怎麼樣,她連想都不想,馬上回答說:“高血壓唄。”沒錯,高血壓現在太普遍了,提到血的問題很多人第一個反應就是高血壓。
古代醫書裡沒有“高血壓”這一說,只有相應的症狀。比如眩暈耳鳴,頭痛且脹,急躁易怒,面色潮紅,口苦,舌紅,苔黃,脈弦等。如果分型的話多是肝陽上亢型。
我母親就是高血壓。她比較胖,說話總慢悠悠的,脾氣挺好的。可自從得了高血壓,脾氣跟血壓一起長,開始我只當是跟更年期有關,後來發現她發著發著脾氣就按頭,說又暈又疼,還懶得動,覺也睡不好,吃喝都變少了,這才想是跟血壓脫不了乾系。母親退休之前是兒科醫生,所以她的健康問題我過問得少,覺得她自己會照料自己,而且中西醫總有點摩擦,她西我中,我跟她說的她也多不照做。
因為是初期的高血壓,而且也不是特別高,我就讓她平時吃粥的時候在裡面加點天麻粉。粥熬好了,5克天麻粉往裡一下,也沒怪味,一天吃一次,症狀控制得還挺好。
可幾個月後,她感冒了一次,血壓忽然升高,趕緊吃了一些降壓藥,又到醫院打了幾瓶點滴,這才緩過來。但之後人越來越沒勁,不愛說話不愛喝水。
我母親體胖,舌頭也比較胖,顏色粉紅,舌體周圍一個一個小坑,好像牙齒印,再加上她不愛動不愛喝水,說明她體內一定是有痰濕,身體裡的水多了,自然就不用再補充水分了,有濕就黏滯,人就不愛動。她血壓高也是這個原因,跟最常見的肝陽上亢型高血壓還不一樣。
血壓升高,有可能是什麼原因阻礙了血液的流動。母親偶感風寒,得了感冒。反反复復治療了半個月。寒和水在她體內糾結,就化成了寒痰。想通這個問題後我摸了一下母親的後背和胃對應的地方,有巴掌大的那麼一塊地方很涼。這就更說明我的判斷是正確的了。大家想一下,什麼流動起來最暢快?肯定是水。但要往水里加黏性的東西,水流動的阻力不就升高了。如果寒痰阻塞在哪個臟器,機體就需要調整血壓,以保證該臟器的營養供給,這就是我母親這次血壓升高的原因了。我先讓她服用瓜蔞薤白半夏湯,驅寒痰。再用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都是溫心陽的藥,自然藥到病除。
母親血壓恢復正常後就開始跟家里高血壓的親戚和病友分享她的經驗了。先告訴人家吃天麻,後又是成套的方劑,這可把我嚇壞了。我跟她說:“天麻這東西不能多吃,更要對症。你體內津液不少,愛發火,動不動還頭暈頭疼的,我才讓你吃這個,人家那些本身血就虛,便秘的人是不能吃這個的。你不是中醫大夫,別瞎告訴別人。”她聽我這麼說也很後怕。“那你們那中醫方法適用範圍也太小了,不像我們西醫,就一個降壓藥,長效短效的,大家都那麼吃。”我看她這麼說又好氣又好笑,就說:“那我平時告訴你那些按摩的方法呢?你跟別人說這個不就得了。”
其實按摩方法對高血壓病人的自我調理很有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個搓耳朵的方法。人的耳形是一個倒置的人形。血壓偏低的人,就可以用手順著整個耳朵往下捋。相反,如果血壓高,就應該往上捋。每天早上醒來和晚上要睡覺的時候,根據個人情況捋30下,對穩定血壓,減少西藥用量有很好的作用。此外,在耳朵後邊有一個降壓溝。它位於耳郭背面,是由內上方斜向下方行走的凹溝。如果人忽然生氣上火,降壓溝處有一條靜脈會很突出。大家不妨自己捏捏摁摁,效果不錯。
另外,可通過按摩四關穴來調整血壓。人體活動離不開氣血,
在發生病變時,也不外乎就是氣血的問題。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兩者相輔相成。四關穴也因此成了首選之穴。四關穴即雙側合谷、太衝穴。合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原穴,四總穴之一。位於第一、二掌骨之間,也就是俗稱的“虎口”。太衝穴是足厥陰肝經的輸穴和原穴。位於足背第一、二蹠骨之間。單就從這兩個穴的位置來看,它們分別位於手腳的相同位置,可以說上下相和,交相溝通。
合谷屬多氣多血之陽明經,偏於補氣、瀉氣、活血;太衝屬少氣多血之厥陰經,偏於補血、調血。兩穴一陰(太衝)一陽(合谷),一氣(合谷)一血(太衝),一臟(太衝)一腑(合谷),一升一降,是一組陰陽、氣血、臟腑同調的經典配穴。經常按摩四關穴具有寬胸理氣、鎮靜安神、活血化淤、清熱利濕、通降胃腸、補益氣血等作用。血壓高,不穩定的人要多按按,效果一定是看得到的。
低血壓
治療低血壓其實很簡單,就是補血補營養唄。以食療為主,尤以阿膠為妙。
對於一些脾胃較差的人,為防止虛不受補,應當配合健脾的按摩方法,還可以用百會穴來昇陽舉陷。
關注高血壓的人多,注意低血壓的人少。還有人覺得低血壓好,以為自己就沒有中風的危險了。豈不知低血壓也可以引起視力、聽力下降,誘發或加重老年性癡呆,還容易引起骨折,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不用說老人了,現在20來歲的小女孩低血壓的就很多。我上大學的時候寢室裡就有好幾個這樣的同學。出去玩的時候,經常走一走就有一個突然彎下身子,雙手扶著膝蓋,過一會又慢慢起來,說:“剛才眼睛發黑,現在覺得沒勁兒,還發冷。”這種情況相信很多女孩都碰到過。這就是低血壓的典型表現。
低血壓女性多於男性。因為女性體質多弱,氣血容易不充盈。氣虧,運血無力,血流得就慢,身體末端,像手啊腳啊的部位就會缺血,包括腦在內,都得不到充分的氧氣、營養的供應,身體裡的廢氣和廢物也不能正常地被運出去。血虛,不能榮養臟腑,血液供應跟不上,沒有營養,心肝脾肺腎就要罷工。所以血壓低的時候,人眼前就發黑,會覺得沒勁、心悸、頭暈,像我們前面說的,血還有保溫的作用,低血壓時人還會發冷。嚴重的會引起暈厥或休克,有生命危險。
治療低血壓其實很簡單,就是補血補營養唄。以食療為主,尤以阿膠為妙。
吃阿膠最好在冬天。阿膠屬於甘膩之物,容易上火,會傷及脾胃,天氣熱的時候本身就沒有胃口,如果再吃阿膠會影響食慾。阿膠可以每天服用6~10克,先用熱水把它化開,放在微波爐裡轉一兩分鐘,拿出來就可以服用了。阿膠的味道有些人吃不慣,可以在裡面加入冰糖、蜂蜜等調味。實在不喜歡它的味道和胃不好的人可以在飯後服用,這樣就不會反胃、噁心了。補的東西一般都是慢工出細活,所以要每天堅持服用,大約一個月,一些低血壓的不適症狀就會慢慢好轉。
除了阿膠以外,還可以吃一些鹿肉、狗肉、羊肉、生薑等溫補的食物。也可以用肉桂、桂枝、炙甘草各9克,開水浸泡當茶飲,連著喝個十幾二十天,效果也很好。
對於一些脾胃較差的人,為防止虛不受補,應當配合健脾的按摩方法。
健脾胃的這個按摩法很多人都適用,我小侄子三歲的時候,有一陣子特別不愛吃飯,脾胃弱,我就給他做這個按摩,現在小傢伙長得越來越壯實,很多新手母親都跟我學這個方法。
早上起床後先喝一杯清水。雙掌對搓,溫熱後,雙手交疊放在臍周,按照從下到上,從右到左的方向,緩慢推揉三到五分鐘。然後將雙掌掌心發熱部位置於肚臍。讓手掌的溫度傳遞到腹內,以自覺腹內微熱為佳。這個方法可以醒脾健胃。
睡前,同樣先喝一杯白開水。然後按早上的方法按摩。按摩完腹部後推揉足陽明胃經上的足三里穴(位置:坐位,從下往上觸摸小腿的外側,在膝蓋的膝蓋骨下面,可摸到凸塊脛骨外側髁。
由此再往外下方一點,大約一橫指的地方就是)。找到地方後用拇指指腹在該穴位上揉三到五分鐘。這樣就可以行氣血,補脾胃了。
此外,為配合低血壓患者的治療,還可以用百會穴來昇陽舉陷。百會穴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別名三陽五會。可用手掌按摩該穴位,以摩為主,以按為輔,每次按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摩50圈,每天2~3次。堅持按摩,低血壓的現象就會逐漸消失。
此外,運動也是調節血壓的好幫手。學校軍訓的時候很多孩子會暈倒,這是他們體質不好的原因,持之以恆的體育運動,不但可以改善體質,還可以增強心肌收縮力,提高心功能,同時也可改善和調節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功能,使血壓逐漸恢復正常。但有一點得注意,低血壓的人不要蒸桑拿,也別做高溫瑜伽等活動。
第二節脊椎的問題最好按摩加食療
人這一輩子,腰總會出問題
治療這種疾病就三步,一是靜養,二是按摩,三是食補。
剛剛發現問題的時候最好就是躺個十天半個月的,好好養一下。
脊椎關節病的點穴按摩,整體當以健脾胃,補血,活血,通絡為主;配合局部的活血化淤,祛風除濕的手法,就能標本兼治。
吃的方面我推薦壯骨湯。這個湯最能補肝腎,強筋骨。
人一過三十,從脖子到腰就輪番出問題。我的一個大學同學,
按理說也是學醫的,自我保健意識應該很強,可保健意識再強,也抵不過年齡的增長。一次辦公室搬家,也就是從三樓搬到二樓,她抬一把椅子,彎著腰剛一用力,只聽一聲慘叫,人整個就僵在了那裡。同事都圍過去,知道她是腰傷了,趕緊把她送回家,她在家躺了足足一周才能上班。
如果給西醫看,肯定是腰肌勞損,但為什麼以前連蹦帶跳,又是下腰又是前屈一點事都沒有,現在抬個東西就勞損了呢?從頸到腰,我們的脊骨其實就好像一部機器,良好運行的前提條件是有充足的氣血滋養。氣血就好比是維持骨骼正常運行的潤滑液,它既有營養關節的作用,同時也能修復骨和骨旁組織的磨損。“潤滑液”的產生,依賴於良好的血液循環來實現。例如,一部汽車的發動機用得久了,機油裡面的金屬碎片還有碳顆粒就會增加,從而增加機油的黏稠度,影響發動機的運轉,增加磨損。如果能夠經常及時清理這些雜質就可以增加發動機的壽命。骨骼也是一樣。骨關節的磨損是必然的,但是良好的血液循環,可以及時清理關節內的垃圾,淨化關節腔中的潤滑液,同時也可以為關節提供必要的營養成分。所以血液中的營養成分就成了關鍵。
這個同學原來是個活蹦亂跳的人,好動,小時候還練過一陣子舞蹈,她患腰部疾病真是我想都沒想到的。她跟我說:“我也沒想到自己會得這個病,真是年紀到了,歲月不饒人啊。不過也可能跟
我平時的生活習慣有關。”我想想,覺得很有道理。她平時在家都是蹲在地上擦地,不用拖把,只用抹布。洗臉的時候把盆放在凳子上,彎著腰洗。這些習慣都要腰部保持彎曲狀態,時間長了不但骨骼會相互擠壓,氣血也會由於身體的彎曲而乏於供給。再加上身體運動量沒有以前多了,自然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她很害怕,覺得這樣人不就廢了嗎。重的東西不敢提,彎腰的動作不敢做,撿個東西都得一手扶著腰,又不是七老八十了,後面的幾十年可怎麼過呢?我笑著對她說:“怎麼越是學醫的還越膽小呢?你這個病太好治了,我敢打包票,咱們先不說所謂的完全治好,但我能讓你以後不再有腰部的異樣感,也能正常活動,平時生活不成問題。”她斜著眼睛看著我說:“我也是學醫的,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自己疼自己知道。”
其實這種初期的腰肌勞損或者腰扭傷並不難治,但如果不注意,再過幾年可就有腰脫的危險,到時候再要治療就沒這麼容易了。治療這種疾病就三步,一是靜養,二是按摩,三是食補。
剛剛發現問題的時候最好就是躺個十天半個月的,好好養一下。但如果是年輕人還得工作,可能沒這麼長時間,那麼至少週六週日的時候在家躺著養養,要是還貪玩或者加班就會讓病加重。睡的床最好是硬板床,這個大家可能都知道。還有一點就是,腰持續疼痛的時候盡量不彎腰,實在需要低身的時候就騎馬蹲襠式,腿曲腰不彎。
中醫講腎主骨,肝主筋。強筋健骨就要從補益肝脾著手。肝腎同源,為先天之本;脾為氣血生化之源,乃後天之本;後天可養先天。補益脾胃,生化氣血,可滋養肝腎,達到強筋健骨的作用。所以,在治療的本質上,無非就是在使氣血整體充盈的基礎上,增加局部的氣血循環(活血化淤),減少關節的勞損,使關節的修復速度大於勞損的速度。由於關節的勞損是不可避免的,而關節的修復功能在恢復和增強的過程中也是循序漸進的,所以整個治療過程必將是漫長的,畢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持之以恆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所以我們在按摩的時候,不能想起來就按兩下,也要有一個過程。脊椎關節病的點穴按摩,整體當以健脾胃,補血,活血,通絡為主;配合局部的活血化淤,祛風除濕的手法,就能標本兼治。但有一點要注意,急性期不宜按摩,要等狀態緩解一些,穩定一些了再開始按摩。
家人能幫助按最好。可以讓患者趴在床上,家人雙掌搓熱,反复推揉腰背部肌肉,一直推到腰部肌肉發熱。用拇指點按兩側秩邊穴、次髎穴、腎俞穴各30秒鐘,反复10~15次。最後用雙掌反复拍打腿部,自上而下4~5遍。
然後患者調過來,臉朝上,家人用雙掌反复拍打患者大腿前側至小腿前側的肌肉,並且重點按揉患者小腿前部隆起的肌肉,此處是足陽明胃經所在,從上至下,反复按摩,要有酸脹的感覺才行。
這個按摩關鍵在於補益氣血,舒經活絡,化淤止痛。
腰部有問題的人平時自己也要多按摩。為了方便起見,可用網球或其他網球大小的堅硬圓球作為工具,整個人平躺於較硬的床上或地毯上,將圓球放在腰部酸痛處,借用身體的重力,用圓球進行穴位按摩。穴位還是上面說到的腎俞、次髎、秩邊。每個穴位可壓3~5分鐘,別太用力,自己能承受就行。壓完站起來或坐在凳子上,用手掌拍打腿外側的足少陽膽經,還有小腿前面的足陽明胃經。多拍幾次,有溫熱的感覺最好。
按摩之外,就該說食補了。針對骨和關節病的特點,吃應當以補益脾胃,生化氣血為主,輔以強筋健骨。補脾胃的原則就是“宜軟不宜硬,宜熟不宜生,宜甘不宜辛,宜少不宜多”。就是說食物應柔軟易消化,不宜吃生冷,不宜吃辛辣,應當少食多餐。一般來講可以多吃粥,在燉粥的同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入一些補益脾胃的食材,例如,肉(豬、牛、羊、雞,等等)、魚片、山藥、枸杞、大棗等。將粥煲至爛糊狀最佳。另外,中醫講究“以類補類”,也就是“吃啥補啥”。既然是骨骼關節的問題,就可以多吃一些骨骼關節的食物。比如說豬骨、牛腱之類的。經常吃這類食物可以起到強筋健骨的作用。
我告訴這個同學的食補方就是壯骨湯。她是北方人,本來不習慣喝湯,但是為了治病,也不能不嘗試一下。對於喜歡煲湯的家庭來說,其實這個湯平時喝喝也不錯。
壯骨湯的主料是豬骨,最好是帶骨髓的豬、牛的脊骨。把半斤脊骨洗淨斬碎,放鍋裡煮一下,把髒水倒掉,然後放入杜仲、枸杞子各12克,桂圓肉15克,牛膝10克,山藥30克。加水後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燉40~60分鐘,加適量油、鹽、蔥、薑等配料,喝湯就行。這個湯最能補肝腎,強筋骨。
有些朋友對我說:“你們中醫就是瑣碎,一會5克,一會10克,哪那麼好量,到底多少啊?”其實一般的中藥,尤其是食物類中藥,不用太嚴格。比如你買二兩枸杞,那大概分成8份使用就行,不用錙銖必較。
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營養的需求也就不一樣,下面我告訴大家些富含不同營養的食物,需要的時候可以參考。
1.蛋白質含量多的食物:豬肉、雞肉、牛肉、動物的肝臟、魚類、貝類、乾酪、雞蛋、大豆、豆製品等。
2.鈣含量多的食物:小魚、牛奶、乾酪、酸奶、芝麻、蘿蔔條、葉類蔬菜、海藻類等。
3.B族維生素含量多的食物:豬肉、雞蛋、動物肝臟、青魚、沙丁魚、鮭魚、大豆、花生米、芝麻、綠色葉類蔬菜、玉米、麥麩皮等。
4.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紅薯、馬鈴薯、捲心菜、菜花、油菜、青椒、香菜、西芹、草莓、柿子、檸檬、橘子等。
5.維生素E含量高的食物:鱔魚、植物油、杏仁、花生米、芝麻、大豆、青魚、魚子、帶魚等。
白領藍領都會得的頸椎病
主要以按摩後頸部肌肉與活動關節為主,點揉按壓重點穴位,補血益氣,活血化淤,使頸部的血液循環得到改善。
自我保健要常做,因為它跟醫生按摩畢竟是有區別的,醫生是為了讓患者馬上緩解症狀,恢復正常生活。而自我保健是為了鞏固療效,防止病情惡化。
在國外每天接觸最多的就是有關節病的患者,雖然以中老年人居多,但年輕的也不乏其人。有的是還在上學的學生,有的是每天要在辦公室裡坐上七八個小時的白領,當然還有體力勞動者。
其中有一個建築工人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個患者只有三十六歲,強壯得像頭牛。這麼說吧,如果身邊有這樣一個朋友,無論多晚出門,絕對沒有強盜敢打你的主意。他一直沒覺得自己有什麼病,就是容易落枕,幹活的時候肩膀總覺得用不上力。經過交談我才知道,一年多以前,他落枕開始變得頻繁,從肩到脖子再到上臂,總覺得有東西牽拉似的,幹活也不大好用力。但這似乎又不是什麼病,所以一直也沒治療過。聽說中醫按摩對緩解肌肉問題效果比較好,所以經過我診所時就順便進來想按摩一下。
其實不用多問我也知道,在外國人的思維中,只要是這種非外傷的肌肉筋骨病,一般情況下都是給點解痙止痛的西藥而已。其實這不是非常難解決的問題。作為建築工人,在這裡每天要早上五點開始工作,下午一點鐘就下班。早上外界的環境溫度低,濕度大,增加了外感風寒濕邪的可能性,久而化為濕熱,傷及陰血;加之早上五點到下午一點的這種工作時間段不是很符合正常的生理週期,氣血循環的正常規律受到影響,久而成淤,氣血不暢,出現疼痛。得病的時間也不短,必然會耗氣傷陰,妨礙了氣血的生化。
為了緩解他的症狀我就先給他按摩。主要以按摩後頸部肌肉與活動關節為主,點揉按壓重點穴位,好給他補血益氣,活血化淤,使頸部的血液循環得到改善。
我讓他坐好,用拇指點按他兩側外踝上3寸,腓骨後緣的懸鍾穴30秒鐘,同時讓他輕輕地左右轉動頭頸。他感到很奇怪,僵著脖子笑道:“醫生,你按我的腳,讓我轉我的頭?”我說:“對,你轉吧,會有點疼,慢慢轉。”他試著動了動,齜著牙,好像很痛苦。
我又用兩個拇指按揉他小腿前部隆起的肌肉,也就是前面我說的足陽明胃經走行的地方,從上至下,反复按了好幾遍。直按得他說又酸又疼才罷手。
這時我才開始給他揉捏頸後肌肉,尤其他覺得酸痛明顯的部位,反复推揉了10~15分鐘,把這個部位的肌肉都放鬆了一遍。然後用拇指指端掐後頸部中線兩側,也就是頸椎兩側,也是從上向下,反复做幾遍。之後用拇指按揉兩側風池、肩井和上肢的合谷、外關、曲池、肩中等穴。按完穴位我就用一隻手托住他下頷,另一手托住他後腦部,告訴他放鬆,然後兩手緩緩用力向上提拉牽引,也就是把他頭向上拔,一共做3次。做這個動作不能太粗暴,用力適中就好。最後雙手輕輕拍打他兩側肩部約1分鐘,給他整體放鬆了一下。
按完後我正想給他開點活血化淤的藥,誰知他從凳子上一下子站起來,笑呵呵地跟我說:“我現在感覺好多了,我就說不是什麼病,家人還讓我去醫院看,現在不吃藥不是一樣好了。”我只能暗中苦笑,收起剛才還沒寫完的方子。好在這個老外身體比較好,點穴治療了5次後,他差不多可以恢復以前的工作了。
大家可能會覺得頸椎病之類的不是成天在辦公室坐著的白領得的多嗎?怎麼每天都在運動,工作性質就是搬搬抬抬,刷牆翻地,走來走去的人也會這樣呢?其實這是一個認識誤區,運動並不代表不會出現關節病,關鍵在於適度。正常的運動,可以預防和治療骨關節的疾病,而不運動,或是超量運動則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就好像《周易》中所提到的“亢龍有悔”,物極必反是自然界的真理。
這個患者好像一下子迷上了中醫,更確切地說是迷上了按摩。“我要定期來這裡做嗎?”我告訴他他的症狀基本沒什麼問題了後,他這樣問我。“你平時自己在家就可以做,這很簡單,如果家人不方便給你做,你可以做一些動作,也可以自己按摩。”“這,好像很難。”“不,很簡單。”
接下來我告訴了他一些自己按摩的方法。自我保健要常做,因為它跟醫生按摩畢竟是有區別的,醫生是為了讓患者馬上緩解症狀,恢復正常生活。而自我保健是為了鞏固療效,防止病情惡化。
平時可以慢慢屈伸、旋轉頭頸3~4次,轉的時候按照左前右後的順序,然後再反方向旋轉。活動完就擦、揉、捏頸後肌肉3分鐘,要有酸脹的感覺。兩臂平舉於身體兩側,雙手指尖放在兩側肩部,兩臂先由後向前旋轉20~30次,再由前向後旋轉20~30次。
雙手五指微曲分別放在頭頂兩側,稍加壓力從前髮際沿頭頂至腦後做“梳頭”動作20~30次。最後雙臂交替拍打對側手臂,感覺肌肉微微跳動就行。
我邊說邊示範給他看,他也就有模有樣地學。其實動作很簡單,跟著練一遍也就記住了。“醫生,這不是按摩,這是健身操。”他邊練邊跟我說。“這是對頸部和肩膀很好的運動,跟你平時工作的運動是兩回事,最好每天都做,不然還會疼的。”
按理說也應該告訴他壯骨湯那樣的食療方,但是一方面外國人對中藥的接受度有限,一方面也不好淘弄這些材料,於是只能作罷。不過我還是囑咐他一些生活上的飲食禁忌。
比方說,少喝碳酸飲料。碳酸飲料的含磷量比較高,磷跟鈣是一對冤家,此消彼長,磷多了身體裡的鈣就會流失。與不過量飲用碳酸飲料的人相比,過量飲用碳酸飲料的人骨折危險會增加幾倍。而在身體活動劇烈時,再過量飲用碳酸飲料,骨折的危險就會更大。再比方說吸煙飲酒,長期大量吸煙飲酒肯定是有害無益的,尤其對有骨骼和關節疾病的患者來說影響更大。已經證實的資料表明,吸煙人群的骨骼中的無機鹽含量明顯降低,腎臟內的鎘蓄積量增加,使維生素D的代謝出現紊亂,影響骨骼的新陳代謝。同時,使肌肉的強度降低,即使加強營養,積極增加肌肉的活動量,也不能轉變這種狀況。而飲酒雖然可以活血,但是長期過量飲酒,會酒熱傷肝,酒濕傷脾,濕熱相助,損傷經絡,使氣血的生化和輸布產生異常,加重關節的疾病。
而在工作中,各種職業固有的機械性的勞作,使得特定的關節勞損異常嚴重,所以應當經常改變工作姿勢,最好每半小時能做一次活動,使關節得到適當的休整。
總之,骨關節是有修復能力的,但要是損傷的速度大於修補的速度問題就會越來越嚴重。只要注意多休息,多鍛煉,工作的時候注意別持續損傷到,還是可以恢復的。
第三節三管齊下,調養糖尿病
愉悅的心情是讓氣血流動的幫手。所以要想辦法讓心情好起來,讓心態平和下來,這樣才能達到疏肝解鬱、理氣行血的目的。
能解百毒的綠豆,降低血脂的海帶應該是餐桌上的常備食物。每天1 0分鐘嘗試用下腹部呼吸,而不是胸腔呼吸,每次換氣盡量把肺部氣體全部排出,再吸氣。這樣會幫助人體把沉積在體內的垃圾氣體排出體外。
吃好和按摩都能提高人體吸收和排毒的功能,維持血液的高質量的狀態。
幾年前的一次高中同學聚會,和一位在醫院糖尿病專科工作的同學小孫爭論了起來。小孫是西醫,他說糖尿病的治療主要就是吃藥和控制飲食,其他根本沒什麼辦法可言。他還抱怨說:“每天的工作只是重複兩件事。一是跟患者磨嘴皮子。說來說去,都是大家熟知的糖尿病法則。無非是今天吃了多少米飯,超過二兩肉了嗎?餓了就多吃纖維豐富的蔬菜,別吃含糖高的水果。夏天到了,別吃西瓜!再有就是給患者開降糖藥。”完全沒了在學校時期的抱負和熱情。我也理解,以前我對糖尿病的治療也停留在這種層次上,可直到我的父親也得了糖尿病,我才開始深入思考究竟應該如何對待這個難纏的疾病。通過幾年的摸索,還真發現治療這個頑固的疾病也是有方法可循的。
俗話說,治病要治本,那究竟什麼才是糖尿病的“本”呢?《黃帝內經》中就有“消渴”、“消癉”、“肺消”、“膈消”、“消中”等病名的記載,也就是現在我們提到的糖尿病。無論是《靈樞?五變篇》說“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心肝脾肺腎虛弱的人,容易得糖尿病),還是《外台秘要?消渴門》說“消渴者,原其發動,此則腎虛所致,每發即小便至甜”(糖尿病的原因是腎虛,一旦發病,小便發甜),其論述的根本都是說,一個人如果先天禀賦不足,臟腑柔弱,屬於陰虛的體質,再加上後天飲食失調、情志不遂等誘發,就會導致糖尿病。
陰陽是此消彼長的關係。陰損過多,陽必偏盛,陽太盛則燥熱,就會消耗人體的津液,而津液不能上達於口,就會口渴多飲。在胃裡的陰津不足,導致胃燥熱,消谷善飢,也就是容易餓,並且消瘦。陰虛燥熱,耗津灼液使血液黏滯,血行澀滯而成淤,就會堵塞脈絡。脈絡堵塞,又反過來導致血液不能將營養物資輸送到臟器,造成了各個臟器的毛病,也就是糖尿病的多髒器並發症。
說到這裡,還得說回我父親的例子。他是在一次單位的體檢中意外發現血糖高的。當時我也很震驚,覺得平時對父親關心得少了,但自己本身就是醫生,於是也沒著慌,很自信地把平時所用的藥物一股腦地搬回了家。開始的時候,還真挺靈,血糖降了不少,父親還誇我醫術高超呢。可惜好景不長,他一旦忘了服藥血糖值就馬上開始升高。那時候我才真正意識到,光靠藥物維持不是治療的根本。父親也跟我抱怨:“看看你這麼多年在醫學院都學到了啥,還給人看病呢,自己老爸都看不好。”
我也在思考,如果這樣的話,那現在吃的這些藥物其實只是在維持症狀,就像鎮壓,一旦服藥不及時,馬上就叛亂了,這根本就不是中醫治病的初衷。後來經過認真、深刻的思考之後,我發現針對糖尿病的治療,應該是“治病先治血,血清病自愈”。我們已經知道糖尿病的內因是陰虛。氣為陽,血為陰,血為氣之母,氣可以推動血液運行周身。由此可見,血液養好了,可以補陰,產生氣,然後氣帶動血液運行周身。血液治理好了,既可以帶動陰津滋養周圍器官,解決口渴消瘦的問題。好的血液又滋養臟器,解決糖尿病的源頭陰虛。這樣就可以把“素體陰虛,五臟柔弱”的內因控制住。
讓血液動起來
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一般都發黏。無論中西醫,在糖尿病的機理中,都有血液黏滯,堵塞脈絡這條。這可以舉個生活中的小例子來說明,大家就好理解了。我們不小心把糖水灑到桌子上時,過一會兒會發現,灑糖水的地方非常黏膩。時間長一點,黏膩的地方還會附著很多灰塵,擦桌子的時候,這塊糖漬也尤其不好清潔。這種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就時時刻刻發生在我們體內的血管中。糖尿病病人的血液也是又膩又容易聚集臟東西,還不好清理。
那麼日常生活中糖尿病病人要如何讓黏膩的血液流動起來呢?這讓我想起鄰居張阿姨的例子。張阿姨是個老糖尿病患者,血糖在藥物和自我保健的作用下,控制得很好。可是有幾天,張阿姨發覺自己又開始感覺餓和口渴,一查果然血糖沒控制住。阿姨奇怪地來問我,她的藥也沒斷,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呢?閒聊了幾句發現,阿姨這幾天在為家裡的事情生氣。我就叮囑阿姨消消氣,再吃幾天柴胡舒肝丸,不用改糖尿病的藥物,血糖就會降下來。可見,愉悅的心情是讓氣血流動的幫手。中醫裡,肝很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調節氣機。人生氣抑鬱的時候肝氣就會鬱結,導致肝失條達。如果氣機阻滯,氣運行不暢,就不能推動血液的運行,進而無法滋養臟器。血液運行不暢,好的血液無法濡養機體,必然造成陰虛,導致糖尿病加重,以前所吃的藥物起到的作用就會降低。西醫講的培養樂觀精神,更容易戰勝病魔,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要想辦法讓心情好起來,讓心態平和下來,這才能達到疏肝解鬱、理氣行血的目的。只有血液這個火車先跑起來,才能把養料這些旅客送到目的地。
清除血中的糖和垃圾
無論血液這個火車跑得多快,如果裡面裝的都是垃圾,也是沒有用的。同樣道理,無論我們如何嚴格控制飲食,血液內現有的毒素或高糖一天不清除,它就會不斷地損害我們傷痕累累的身體。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清除血液中的垃圾。
能解百毒的綠豆,降低血脂的海帶應該是餐桌上的常備食物。室內養一盆能消除有害氣體的吊蘭,吸收甲醛的常春藤,或者吸收二氧化碳的蘆薈都是好方法。除了外界淨化空氣的方法,還要學會給身體換氣。每天10分鐘嘗試用下腹部呼吸,而不是胸腔,每次換氣盡量把肺部氣體全部排出,再吸氣。這樣會幫助人體把沉積在體內的垃圾氣體排出體外。適量的有氧運動,可以促進汗液的排泄,幫助體內的有毒物質隨汗液排出,並且提高人體新陳代謝能力。而最關鍵的是養成適合自己的規律的生活習慣,讓血液有時間去清除垃圾。垃圾少了,病自然就好了。
使血液更有營養
在活血清血之餘,養血也尤為關鍵。吃,是一個重要的手段。很多得糖尿病的朋友在發現問題之後對於吃的東西開始格外小心,甜品基本不碰,米飯不敢吃飽,水果不能吃多,等等,每日只能吃一些“粗茶淡飯”。有的時候看著患者手裡握片西瓜不敢吃,心裡真不是個滋味。民以食為天,放棄美食,生活也失去了很多的樂趣。難道糖尿病真的是富貴病?病人以後不能再富貴了?其實不然。養血也是治療糖尿病的關鍵。如果患者血液裡的養分不足,血糖能不能控制暫且不說,沒有養料的血液無法滋養身體其他臟器是一定的。這種捨本逐末的治療方法是萬萬不可取的。
其實,吃好也是治療糖尿病的關鍵。吃,讓我們從米飯開始。米飯中加點粗糧,不但能減少大米的攝入比例,還可有效降低米飯的消化速度,避免米飯吸收過快造成的血糖升高。米飯中加入豌豆、胡蘿蔔丁等,提高了維生素的攝入量,能夠延緩並發症的發生。如果,你能每週改吃一天麵食,那就再好不過了。初期的糖尿病病人,一般比較胖,所以都不敢吃葷腥。這是大錯特錯的。現在我們生活水平都提高了,除了少數人對肉有偏好以外,單純吃肉吃多了造成的糖尿病是少之又少的。糖尿病病人一般每天的攝肉量可以是二兩。如果是個兩口之家,建議大家切出四兩肉炒盤菜,你會發現根本吃不完。除此之外,大家可以改吃魚,炒肉的時候多放配菜,這些都不失為好辦法。吃水果,以少量低糖為宜,並且放在兩餐中間的時段吃。這會避免飯和水果一下子同時攝入而造成血糖瞬間增加。早上10點半,下午3點是人體容易感到餓的時段。這時候適量吃些水果,可以減少飢餓感。草莓、獼猴桃都是水果中富含多種維生素含糖量又低的佳果。
此外,在吃的同時還可以利用一些按摩的方法來提高人體吸收和排毒的功能,維持血液的高質量的狀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與消化和排毒有關的經絡區域進行早晚各10~15分鐘的按摩。首先,早上像洗臉一樣用雙手揉搓面部達到微熱,這樣可以激發人體的陽氣,氣行則血行。氣體會帶動血液營養各個臟器,去保護我們的根本。其次,按摩胸腹部。以肚臍為圓心,可以從上到下從左到右逆時針推揉,加速血液在臟腑之間的流動。有條件的還可以讓家人幫助在後背的腰骶部(腎區), 就是后腰和臀部相連的地方,腰背部的最凹處,用手掌快速摩擦,以皮膚微紅發熱為度。可以益腎補虛,強壯身體之本。最後,別忘了按照全息理論的觀點按摩我們的耳朵和腳。耳朵和雙腳都是整個身體的反射區。足有第二心臟之稱,為氣血產生的根,分佈著大量的特定穴,易於激發氣血,是治療疾病的重要部位。患者可以取坐位,以右腳為例,把右腳放在左腿上,這樣方便操作。雙手拇指置於足底部,其餘四指放於足背。
由腳尖向腳跟方向,用拇指反復用力推拿腳心。別不捨得按,要能感到有些酸痛最好。每側推按10~15分鐘。大家可以晚上做足底按摩,早上做耳部按摩。簡單的耳部按摩就是用拇指揉捏外耳輪30次。還可以取脾、胃、內分泌、交感等穴,各揉捏30下。足耳按摩既可以刺激相關的部位,又可以加速末梢的血液循環,防止患者發生並發症。
有不少病人對自己做按摩心存疑慮,覺得自己沒有專業基礎,分不清陰陽虛實,一旦按摩的地方不對,萬一起到反作用可怎麼辦。我不得不說,中醫經絡穴位的精妙之處,就是它的雙向調節作用。如果你是虛證,它可以幫你補。如果你得的是實證,它可以幫你瀉。這種沒有副作用的治療方法在西方都已經開始風靡,我們用起來更是得天獨厚。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治療疾病總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只要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規律的生活,注意活血、清血、養血,糖尿病是可以被我們打敗的。
第四節大蒜洋蔥讓中風不再复發
在菜裡放些大蒜或洋蔥,借用食料的辛辣、發散的特性,活血降脂,這對預防中風的再次發作有好處。把芹菜洗淨去根,搗成黏汁沖水喝,這也有降壓降脂的作用。
每天要點按四關穴,就是合谷加太衝。這可以調節情志和氣血。光腳走走石子路,可以舒經活絡,行氣活血,通痺,跟足底按摩一個道理。
我還在北京的時候,住所旁邊有一位老大爺,每天下班回家都能看見他坐在小區門口跟人嘮家常。據說他平生未娶,只領養了一名孤兒。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兒子養大,後來兒子娶妻生子,一家四口生活在一個屋簷下,倒也安生。可是時間久了,生活總會出現摩擦,兒媳婦與老人也經常會發生一些口角,老人雖然在家裡經常受氣,可是愛面子,對外總是說“養兒防老,有兒子就是好”。
老人生平就喜歡吃豬頭肉。聽他兒子講,這位老先生有時候一餐能吃一斤。自從生活條件好點以後,更是見天兒吃,沒事還來點老白乾,抽點煙。我以前就跟他說過,總這麼吃,那些肥膩的東西老胃老腸的克化不動,容易積在胃腸裡化成濕氣,脾胃也會氣虛,久之氣滯血淤,以後就有中風的危險。但沒生病的人都是一樣的,現在看不到以後,都覺得病離自己挺遠呢,一聽一過也就完了。
緊接著的周末我在家,就听隔壁又是摔東西又是叫喊,應該是老人跟兒媳又吵架了。過了兩天我見到老人的兒媳,就問她:“這兩天怎麼沒見老爺子出來遛彎呢?”兒媳婦說:“週末的時候我爸頭暈,這兩天一直在家歇著呢。”我想可能是一股火憋在心裡,肝氣鬱結,氣滯血淤,所以才會頭暈目眩吧。我就對她說:“這樣啊,那就去醫院看看吧,吃點藥啥的。”兒媳婦說:“人年齡大了就這樣,他最不愛去的地方就是醫院。”
又是一個週末的下午,老人家的小孫子突然跑來敲我的門,原來是他爺爺摔了一跤。我趕緊跟他出去看,老人就在樓門前,口唇都是醬紫色的,而且細問之下還有頭痛,單側手臂和腿發麻的症狀。我一看是中風先兆,就趕緊打了120,把他送往最近的醫院。
好在及時送到醫院,病情得到了控制。住了幾天院,症狀基本就消失了。我去看他時,老人還埋怨我:“又不是啥大病,送來幹啥,你給我治治不就得了?”我笑著說:“兩回事,就算我是大夫,在家給您看完,您還是得到醫院來做檢查。現在什麼病也清楚了,基本也沒大問題了,您要想我在家給您做做康復治療這個沒問題。”
其實就跟我這位老鄰居一樣,很多人如果及早注意到自己的症狀,都是可以避免嚴重後果的。
中風是中醫的講法,現在學名叫腦卒中。可能是腦出血,也可能是腦梗死。但無論哪種,都得從根上治療血液的問題。我們先看看“中風”這個詞,這個詞最早出現在《金匱要略》上,就是說有風邪進到了我們身體裡。那怎樣才能把風邪趕出去呢?中醫有個經典理論,說“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所以治療中風應該從血入手。
血的運行,其實就好像是在路上開車。我們的血就是車,而血管就是馬路。如果車速過快,就有可能衝出馬路,也就是腦出血血管裡的血出來了。相反,如果車速過慢,路就會堵住,很多車聚在一起,就相當於血在血管裡凝成血栓。從中可以看出,血的運行,無論是過快還是過慢,都會出問題,引起中風。比如說人在生氣時,肝陽上亢,氣往上沖,血隨氣行過快,給血管的壓力很大,血就會衝到血管外,也就是腦出血;如果血虛,一定就會帶得氣虛,氣又不能推動血液循環,血裡面的物質就會擁塞,形成栓子,時間長了血管就會被栓子堵住,形成腦梗死。
當然,還有很多的因素會導致血的變化,甚至是幾種因素同時作用在一起,形成一個聯合因素。血的運行正常與否,影響的因素紛繁複雜,但是只要抓住血這一關,虛者補之,堵者通之,熱者涼之,寒者溫之,就可以有效地預防中風的發生。
從我這個老鄰居的例子就可以看出來,年紀大的人、愛生氣的人、愛吃肥膩食物的人,還有像血壓高的人,都是中風的高危人群,這些人本身平時就要多注意才行。
自從這位大爺有中風先兆後,我就建議他在菜裡放些大蒜或洋蔥,借用食料的辛辣、發散的特性,活血降脂,這對預防中風的再次發作有好處。我還讓他把芹菜洗淨去根,搗成黏汁沖水喝或者用榨汁機榨一下,這也有降壓降脂的作用。
我還教他一些簡單的按摩方法,其實跟針灸起到的作用是一樣的。每天要點按四關穴,就是合谷加太衝。這可以調節情志和氣血。我們小區花園旁邊有一圈小石子舖成的路,我讓他兒子陪著他每天在石子兒上走,足底疼的時候就穿襪子,適應了以後就赤腳走。每次十分鐘左右,每天一到兩次。這樣可以舒經活絡,行氣活血,通痺,跟足底按摩一個道理。
除了這位鄰居大爺,我還遇到過很多不重視中風先兆,最後讓病情發展得很嚴重的人,這些人就在我的身邊,所以讓我感觸很深,他們中的一部分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前期的情況跟中風有關,有些人雖然意識到了,但沒有及時去醫院,結果變得很嚴重。
如果是我前面提到的那幾種類型的人,要尤其註意,一旦覺得手腳發麻,看東西不清楚,頭暈恍惚,說話不利索等,都要去醫院檢查一下。我的一個高中同學的父親就是頭一天吃飯的時候感覺手麻,筷子一下從手裡掉了下來,家里人也覺得有問題了,但是已經下午五點多了,考慮到醫生已經下班,而且病人沒有別的太大的反應,所以想第二天再去醫院,結果到了第二天病情一下子嚴重了許多,差點就沒搶救過來。
像這樣的例子幾乎每天都在發生,所以作為一個醫生,我還是希望所有的患者都能關注自己,一旦到40歲以上,無論有什麼症狀,都想想可能是因為什麼,然後到醫院檢查,如果沒事那心裡就安穩了,不是更好嗎?
我離開北京的時候老人已經沒有任何症狀了,家里人也不敢再惹他生氣,在小夫妻的配合下,老人很快就恢復了活力,人也精神了。但是老人卻烙下了一個後遺症,沒事就喜歡跟人家叨咕他的得病經歷,總勸別人多吃蒜,保平安!
為了方便大家,我再說一些有益心腦血管健康的食物,無論年老年少,平時都要注意飲食營養,這才能更好地防治中風。
1.多吃魚,尤其是青色的。魚的營養物質可以改善血管彈性,保護血管內皮細胞,讓血脂不容易沉澱在血管裡。
2.多吃富含精氨酸的食物。比如海參、泥鰍、鱔魚、芝麻、山藥、豆腐皮、瓜子等。精氨酸能減少血管損傷,讓血裡面的物質不容易凝集在一起。
3.多吃富含葉酸的食物。葉酸是一種維生素,多在菠菜、龍鬚菜、蘆筍、豆類、蘋果、柑橘等中,對血管很有好處。因為它溶於水,很容易從人體排掉,所以每天都要補充。
4.多吃抗凝降脂食物。就像我前面說的大蒜、洋蔥之類的,還有蔥、香菇、番茄、葡萄、橘子等,這些食物的作用跟阿司匹林的某些作用差不多。但因為是天然的,所以比吃藥來得更好。
第五節點穴按摩是治療肥胖的好辦法
肥胖的人,體內水分多,脂肪多,飲食應當注意攝入利濕健脾與清血降脂的食物。利濕健脾的食物首選白茯苓。燕麥也是減肥人士的好朋友
中脘、足三里、豐隆相互配合使用,不但能夠加強調整脾胃的功能,還可以化痰利濕,達到減肥的目的。
一次在公交車上聽到三個女孩聊天,頗為有趣,好像在討論心靈美跟形體美的話題。她們中有一個女孩比較胖,這個胖女孩的一個朋友說:“我覺得身材沒什麼,你心地很好啊,這就行了。”另一個很勻稱的女孩搖搖頭戲謔地說:“心腸再好也不過是個好心腸的胖子。”說得我也不由得偷笑了。
不錯,就現在的審美觀點來看,人們確實對胖嗤之以鼻。無論中外,越來越多的人都在為自己的身材發愁。從一個醫生的視角來看,我也是反對肥胖的,這不單單是美觀問題,更重要的是肥胖會引發很多健康問題,像高血脂,高血壓,心髒病,糖尿病,這些無一不是影響人體的大病。
我現在的一個同事,墨爾本當地人,前些日子午休的時候跑到了我的辦公室。她很無奈地對我說:“我最近看了一些報導,說中醫可以治療肥胖,還是綠色療法,你能不能幫我試試?最近我的丈夫總在我面前說我胖,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她是我們系主任的秘書,平時每天不是對著電腦,就是整理文件。下了班,還要回家做家務。外國人的飲食中,大都會配以奶油、芝士等熱量很高的東西。這樣的飲食再加上不運動,發胖就很正常了。
我在國內的時候就專門做過穴位減肥,只是還沒在外國人身上試過。中醫減肥的方法很多,針灸的效果就不錯,但是外國人大部分還都不能接受針灸,於是我就在她的中脘穴與脾俞穴上點按了一會兒。果不其然,我稍一用力,她就酸痛難當。我邊點按,邊讓她把舌頭伸出來,她舌苔白膩,顯然是濕困脾土的表現。要知道,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源有問題了,自然氣虛血弱,久之百病纏身。為了保留中醫在老外心中的神秘感,我先每天只給她按中脘、脾俞,外加豐隆,這三個穴位旨在祛痰利濕,健脾和胃,脾胃和則氣血生。
有時候老外還是很可愛的,只要是醫生說的,他們一定會照做,而且還按時按量準確無誤地完成。也就過了一個禮拜,她又跑到我的辦公室,跟我說:“王醫生,我有一個壞消息,一個好消息,你先聽哪個?”我也很好奇,就說:“先說好的吧,我想听聽你有什麼好消息。”她聳聳肩說:“好消息是我體重真的減下來了。壞消息嘛,只減了一公斤。”看著她的表情我忍不住笑了,她其實是嫌減得太慢了,又對中醫減肥的效果有了一定的信心,所以才又來找我。
這回我先給她點按臍周的天樞、陰交、水分,然後又點了中脘、豐隆、足三里,一共也就二十幾分鐘的時間。邊點按我邊告訴她中醫治療肥胖的機理。
中醫認為,肥胖的形成與先天禀賦與後天情志內傷有關。人是胖是瘦跟先天禀賦關係很大,用西醫的觀點看,就是遺傳因素在起作用。《靈樞?陰陽二十五人》中說“土形之人,其為人黃色,圓面,大頭,美肩背,大腹,美股脛,小手足,多肉”,“水形之人,大頭,小肩,大腹”,可見,這兩種人是比較容易發胖的。
而後天因素的肥胖,與飲食和運動有關,即《黃帝內經》所說的“肥貴人,膏粱之疾也”。說白了,就是吃的東西脂肪又多又甜,不干活,也不運動,脾胃虛,不能把吃進去的東西快速地消化掉等,都是導致肥胖的原因。
無論先天還是後天所形成的肥胖,其實都是由於痰濕引起。而痰濕的形成,亦源於氣虛血弱。氣虛,不能把體內多餘的水分排泄出去,血為陰,血虛會引起虛熱,把體內多餘的津液煎灼為痰。因此說,治療應當在祛痰除濕的基礎上,健脾胃而生氣血。如此一來,風調雨順,人也就不會積下那麼多水分跟脂肪了。因此,想要減肥就要有恆心,有毅力,從健運脾胃著手。保證氣血的正常運行,從而消除體內的痰濕水飲。
想減肥就要節源開流。節源就是管住嘴,斷掉熱量的來源,做到吃有時,吃有度。“吃有時”是指吃飯要按時,使飢餓感形成一個規律的運動,減少額外的食物攝入,也使脾胃得到一個勞逸有度的工作環境。“吃有度”是說吃飯不要過量,也不要不足,最好能夠保持吃七八分飽就可以。我們一般都知道吃得多不好,相反,吃得太少會使氣血的生化乏源,出現頭暈、乏力等氣血不足的表現。飢餓感來源於脾胃的需要,食物來源不足,所生氣血不能夠滿足其他臟腑工作的需求,時間長了會出現臟腑功能的紊亂。脾胃就好像是一個人體的食物加工廠,工作人員將每天攝入的食物進行分類整理精加工,變成食物的精華,再將加工好的食物精華轉化成氣血,以滿足人體每天的活動需求。如果這個加工廠每天都超負荷工作,工作人員就得不到足夠的休息,時間久了必然會導致工人過度疲勞,實在忍無可忍的時候就會罷工,氣血的原料就都擱置在那兒,所以雖然吃得多,但是轉化成有用的氣血少,只能餘在身體裡一堆垃圾。如果每天的工作量非常少呢?工作人員可能無所事事,時間久了也就會滋生出懶惰的情緒,同時加工廠的設備也會因為長時間不用而生鏽,到時候即使想恢復生產,恐怕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了。
那麼胖人到底應該吃些什麼呢?肥胖本身就是脾胃的運化功能不強的表現,如果再經常吃一些傷脾礙胃的食物,會加重脾胃的負擔,加重水濕痰飲。減肥飲食不是要戒哪種食物,魚、肉、蛋、禽、瓜、果、蔬都要吃。但每樣都吃少一點,既可以保證營養的全面,也可以防止過食。同時,在吃的過程中要遵守一個原則細嚼慢嚥。這樣不但可以延長吃的時間,減低飢餓感,達到少吃的目的;也可以將脾胃分解食物的負擔,分流給口腔。這樣脾胃這個食物加工廠就可以減少工作量,逐漸恢復工作能力。另外,有些對於脾胃有益的食物可以常吃但不能多吃。
肥胖的人,體內水分多,脂肪多,飲食應當注意攝入利濕健脾與清血降脂的食物。
利濕健脾的食物首選白茯苓。胖人大多痰濕較重,以茯苓制餅或做粥,可以化痰祛濕、健脾和胃、降脂。茯苓餅在超市都能買到,但多是加了各種果仁之類的,如果自家做的話,其實又便宜又好吃。先買200克茯苓,研成粉末,有些藥店也提供磨藥粉的服務。跟等量麵粉加水混合後做成餅,烙熟就可以了。茯苓畢竟是藥材,吃的時候不可貪多。還可以用茯苓煮粥。同樣將茯苓研成粉末,願意放點米就放點,不願意放直接加水煮就可以了。另外,還有一些具有較強利濕作用的蔬菜,也可以作為減肥食品。例如西瓜皮、黃瓜皮、冬瓜皮,先用開水焯一下,然後切成條狀,拌點鹽和味精,就可以吃了。
燕麥也是減肥人士的好朋友,具有豐富的纖維,同時含有豐富的鈣、磷、鐵、鋅、錳等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平時吃點燕麥粥不但可以補充營養,而且可以刺激胃腸道的蠕動,促進脾胃運化及腸道排泄。早上用50克燕麥片煮點粥或與牛奶同煮,再配點拌小菜,既可口又營養。
像我這個同事,讓她吃茯苓餅是不大可能了,所以我就告訴她多吃些芹菜、西藍花、苦瓜之類的蔬菜,也都是既營養又有利於減肥的。
除了注意吃,還要會動。“動”包含了運動以及穴位按摩。運動可以增加氣血循環,從而提高脾胃的功能。我這個同事比較胖,我就告訴她運動時不要過於劇烈,不然會增加心肺和關節的負擔。
很多人也都知道做運動最好是有氧運動。有氧運動一般就是低強度、長時間的運動,要能邊運動邊呼吸。比如快走、慢跑、長距離慢速游泳、騎自行車、跳舞等。脾主肌肉四肢,反過來肌肉四肢的運動也可以強健脾胃。
穴位按摩可以選用中脘、天樞、水分、陰交、足三里、豐隆。按摩中脘能和胃健脾,控制食慾。足三里具有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的作用。豐隆穴(在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具有和胃氣,化痰濕的功效。中脘、足三里、豐隆相互配合使用,不但能夠加強調整脾胃的功能,還可以化痰利濕,達到減肥的目的。按摩的時候,每穴位按3~5分鐘,每天一次。由於腹部的脂肪較厚,在按摩中脘穴的時候可以適當增加壓力。在按摩足三里和豐隆的時候,如果有酸脹感,應適當延長按摩
減肥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方面可以美化身形,另一方面對健康有益,所以要將減肥變成一個生活習慣,這樣既可以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也可以延年益壽。
第六節常感冒的人要學會補氣益血的方法
艾灸灸大椎和肺俞,可以增強抗病能力,起到溫補的作用。
對於一些容易感冒的朋友,可以在喝水的時候,加入5~1 0克黃芪,當茶喝。黃芪是補氣益血的要藥,還能排濕,自汗盜汗的人也可以喝,很能補益正氣。
剛感冒的時候,以疏散外邪為主。先按雙側曲池穴,然後是雙側太陽穴,最後按揉雙側風池穴
是人就會感冒,只不過輕重有別,表現不同,次數不一,愈有快慢而已。
我小的時候就經常感冒,隔三差五就去母親所在的醫院,院裡的大夫都認識我,見我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就說:“又來啦,我估摸著你也快來了,離上次來都一個月了吧。”這樣的問話總能聽到,讓人哭笑不得。
現在我的診所也有這麼一位經常光臨的病人。她是個年輕的患者,經常感冒發燒,幾乎每隔兩個來月就感冒一次。以前家庭醫生每次都給她吃西藥。吃了藥也得折騰一個禮拜左右才能好。後來在父母的陪同下,決定試試中醫治療,於是就來到了我的診所。
這個姑娘往那一坐,就給人一種久病不癒的感覺。雙目黯淡無神,說話的聲音也很低微,還一個勁地說冷。再一摸脈,沉遲無力,一副氣血虧虛的表現。《黃帝內經》中已經認識到感冒主要是外感風邪所致,感冒是否發生決定於正氣與邪氣兩方面的因素。正氣足,有些外邪也不怕;正氣虛,一點致病因素就足以讓人生病了。這個患者就是典型的正氣虛,正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因為正氣不足或衛氣功能暫時低下導致了感冒的易發性。長期反复感冒也加重了正氣的損耗,因此也降低了抵禦邪氣的能力。
正氣的盛衰,主要決定於氣血的盛衰。氣血盛正氣盛,氣血衰正氣衰。經常感冒的患者歸根到底還是氣血虧虛所造成的。這就是治了犯,犯了治的原因。這個患者年紀不大,不用大補,我就用艾灸給她灸了大椎和肺俞,加固她的防禦能力,溫補一下。因為她是第一次接觸中醫,我沒給她做太多的治療。單就通過艾灸,兩週後我再摸她的脈,就覺得跳得比以前平和有力了。
對於經常感冒的患者,還是應該以預防為主。搞中醫的人都知道,“不治已病,治未病”。意思就是說,好的醫生是在未發病之前就能對疾病進行預防治療,將發病率降到最低。同樣,對於感冒而言,預防才是硬道理。感冒的預防,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氣血的盈虧,從而判斷出正氣的盛衰。正氣盛,即使感冒也是病在淺表肌膚,病程短,症狀輕;正氣虛,感冒的病位就深,邪氣入內,病程長,症狀重。
平時要以調和氣血為主,氣血調和,正氣自足。預防感冒首選運動。堅持每週適量全身運動至少2~3次,每次1~2小時。運動一定要出汗,正像《素問?陰陽應像大論》中所提到的,“其在皮者,汗而發之”,運動中的出汗其實在無形當中將潛在的外邪通過汗的形式排出體外。但在戶外運動時,也要注意防寒保暖。
除了運動,對於一些容易感冒的朋友,可以在喝水的時候,加入5~10克黃芪,當茶喝。黃芪是補氣益血的要藥,還能排濕,自汗盜汗的人也可以喝,很能補益正氣。
當然自我的保健按摩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選用足三里穴,每日按摩或艾灸,也能益氣活血,預防感冒。
可一旦感冒了又要怎麼辦呢?剛感冒的時候,以疏散外邪為主。先按雙側曲池穴,按揉3~5分鐘,最好能按得微微出汗。然後是雙側太陽穴,也按揉3~5分鐘,並沿頭髮邊緣,從耳前至耳中到耳後,反复推揉至局部有熱感。最後按揉雙側風池穴,3~5分鐘。如果有家人幫助,可以考慮用刮痧板或梳子背光滑的部位,蘸上適量潤膚的乳膏,自上向下,刮後頸部以及背部脊柱兩側的足太陽膀胱經,刮得皮膚比較紅就可以了。這能夠疏風散寒,把還停留在體表的邪氣祛除掉。另外,也可用氣罐或火罐,在背部大椎穴(後正中線,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風門穴、大杼穴,肺俞穴等部位選取酸痛敏感的點,進行拔罐治療。
當然,薑湯在解表散寒方面,效果也非常明顯。如果不習慣薑湯口味的朋友,沒有糖尿病的話,可以考慮直接用可樂來煮薑湯。
如果感冒後發燒就表明身體的正氣和邪氣正在激戰,這時就要
補益氣血,扶助正氣,加強我方的火力。發燒的溫度其實是正邪交戰激烈程度的一種表現。溫度高,正邪交戰激烈;溫度較低,則可能是正氣虛,正邪交戰的激烈程度也比較低。無論哪種情況,癒後正氣都會有很大的損傷。所以說,感冒的尾聲當以補益氣血為主。
以大米粥為底料,加上山藥、百合、枸杞、瘦豬肉末,這麼熱熱地喝上一碗,可以補脾胃,益氣血。
腹部的推揉,自下而上,自左而右,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鐘。再在小腿前方肌肉豐滿處反复點壓、推揉、拍打,也可健脾和胃,補中益氣,有利於感冒後身體的迅速康復。
第七節心俞、龍眼,治療失眠
用拇指指肚點壓背部雙側的心俞穴,由輕到重,反复推揉,尤其是酸痛部位應多按摩,按5 ~10分鐘。另外,可配合陰陵泉、三陰交、太谿這三個穴位。
瀉火還有一個方法,就是發汗,也就是將火從汗液中排除。可以在睡前用熱水泡腳。但不是泡泡就完,一定要感覺微微出汗才能達到效果。再配合“揉耳搓面”的方法,可以將火排出體外。
龍眼味甘,性溫。對心和脾的滋補效果很好,而且有養血寧神等功效,是一味不可多得的有利於失眠的食療佳品。
在剛來到澳洲的時候,我曾經遇到過一個女性患者,四十多歲,從事護士行業近二十年。年輕的時候為了多賺點錢,經常同時在幾家醫院工作,工作時間也不固定。有時候這個醫院早班,第二家醫院下午班,第三家醫院晚班,一干就是二十四小時。在周末的時候,有時候一睡就是一天。由於常年倒班,作息時間不定,她最終患了失眠症。
她第一次來見我的時候很憔悴,那時我還沒拿到澳洲的醫師資格,只能作為朋友的朋友,從中醫角度給她一些建議。她告訴我說:“我每天睡覺都睡不沉,容易醒,愛想事兒,每天可能也就睡兩三個小時,甚至徹夜不眠。我自己就是護士,以前我會吃一些幫助睡眠的藥。時間久了也養成了習慣,每天睡覺前,總是要來一粒。後來連吃藥也沒有效果了。常常要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才能入睡,而天還沒亮就醒了。整個人被失眠折磨得疲乏極了。工作中也出現了許多失誤,這讓我感覺壓力更大了。聽說你是中醫大夫,才經朋友介紹來看看。”
看到她憔悴的樣子我也覺得很難過,稍作檢查之後,就讓她躺在床上,在她心俞上推揉按壓。然後又給她做了頭療。沒多久,她就入睡了。過了一會兒她醒了過來,驚奇地說:“天啊,沒想到我白天還能睡著,雖然只是一小會兒,但也是從來沒有過的。”
從那以後,她成了我的忠實追隨者,應該說是中醫的崇拜者。因為在沒有用藥物治療的情況下,單靠穴位按摩就讓她睡著了,這對於從事西醫工作的她來講,是很不可思議的。
失眠是一個現代的多發疾病。祖國醫學又稱其為“不寐”、“不得眠”、“目不瞑”等。失眠主要影響心思較重的人,比如說每天輾轉於人際關係中的白領;還有生活不規律,以夜貓子自稱的夜生活豐富的人。相反,對於體力勞動者,不大愛想事的人,因為思維活動較少,人際關係較為簡單,每天在體力消耗之後相對容易睡著。《靈樞?大惑論》中說:“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蹺盛;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矣。 ”就是說陽氣入里人就睡覺,陽氣在外,總是處於活動中人就精神。可見,陰陽失和是失眠的關鍵所在。
陰即陰血,陽即陽氣。陰血的絕對不足,會導致心神失養,神不得安,易於擾動;陰血不足,陽氣不能化生,也就是說陽氣也會不足。但此時陽氣仍會相對陰血較盛,過盛的陽氣,則會化為虛火,使本來就易於擾動的心神更加悸動不安,出現失眠。另外,陰血的相對不充足,即陽氣過盛之時,過盛的陽氣沒有了依附的處所,生成實火,擾動心神,使心神不安,夜不成眠。可見,失眠的問題就是血的問題,無論是血絕對不足還是相對不足,都會使相對較盛的陽氣化火,導致失眠。
給她講了半天,她還是一點不明白,最後我只能放棄了,沒經過中醫文化的熏陶,還是比較難理解這些理論的。既然理講不通,那咱們只關注療效就行了。
基於中醫的理論,失眠應該從清火、滋陰兩個方面來解決。清火,無論是實火還是虛火,火清而神得安;滋陰,火邪必定傷陰耗津,陰傷而神失所養,神不得安,因此清火之餘,必當滋陰。
這個護士不大接受中藥,我就教她按摩。按摩之前先喝250毫升熱水。然後臉朝下趴在床上,讓家里人用拇指指肚點壓背部雙側的心俞穴,由輕到重,反复推揉,尤其是酸痛部位應多按摩,按5~10分鐘。或找一個網球,老人手裡經常把玩的“健身球”也可以,只是不能太大。把球放在地毯上或床上。用心俞的位置對著球平躺下去就行。這樣可以自己調節壓力,不要把自己弄得太疼了,按壓5~10分鐘也就可以了。此法可以清心火、安神,有效幫助睡眠。
另外,可選用陰陵泉、三陰交、太谿這三個穴位。
坐著,用兩個拇指指肚同時按揉陰陵泉,並且向下推揉,至三陰交,最後到太谿穴。反复5~10次,每個穴位停留大約一分鐘,手法不要太重。按摩後如果有憋尿感,一定要去廁所,因為體內的火,可從小便排出,這是“引火下行”的一種治療方法。
瀉火還有一個方法,就是發汗。取意於“火鬱發之”,也就是將火從汗液中排除。可以在睡前用熱水泡腳。但不是泡泡就完,一定要感覺微微出汗才能達到效果。這就要求保持水溫,可先在腳盆中倒入少量的熱水,待雙腳適應水溫之後,逐漸添加,直至微汗。如果能夠再配合“揉耳搓面”的方法,就更好了。因頭為陽氣聚集之處,而耳部又是全身的全息倒影。通過刺激頭面部與耳部,也可將體內的火帶出體表,通過汗散於體外。可以先搓熱雙掌,自下而上、由內而外緩慢揉搓面部,至面部潮紅;再以掌心對全耳大面積推揉,約半分鐘;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從耳垂處開始沿耳輪,直至上方耳根部捏揉;待自己耳部紅熱後,轉為捏揉耳郭內部,如遇到有酸痛或刺痛處,可多揉一會兒,到痛感減輕為止;最後再以雙掌掌心做大面積推揉,約半分鐘。以此法可助血行,推動火外散。
按摩的方法是人們比較容易接受的保健法,在國外也一樣。其實中國人更注重食療,食物雖然不是能治百病的藥物,但跟人的體質是密切相關的。我每每也想讓國外的患者進行點食補,但一個是食材所限,一個是他們的飲食習慣不能配合,所以能接受的不多。
失眠的人如果注意食物的調配,是很有助於睡眠的,當時我家裡正有些龍眼,我就給了這個失眠的患者兩盒。她以為是給她開的藥,問我這麼兩大盒多少錢,怎麼吃。我笑著擺擺手說:“這也是朋友送我的,我就送你了。這是龍眼乾,可以說是水果,也可以說是中藥。不過你放心,它的味道很甜,很好吃的。”
中醫認為,龍眼味甘,性溫。對心和脾的滋補效果很好,而且有養血寧神等功效,是一味不可多得的有利於失眠的食療佳品。在國內,龍眼的吃法多種多樣,但是適合外國人的方法得跟他們的生活習慣相結合。我問這個患者:“你喝酒嗎?”“會喝一點,不是每天都喝。”“那好,這個龍眼你拿回去,買點中國的白酒,高度的,放裡面泡半個月,吃過晚飯後每天喝一點,幾小口就可以,能幫助你睡眠。”
要說解決睡眠問題,除了按摩、食療外,主要還是調節自己的情緒。有些人即使睡得少,情緒也還是很好,不會焦躁,白天也一樣有精神。如果真是這樣,那也沒必要強迫自己一定要睡多少個小時。睡得少不可怕,可怕的是心情的煩躁和身心的倦怠。所以有時候我會跟患者說,睡不著那咱姑且就不睡了,說明你不困,等身體真想睡的時候再睡就好。只是不要讓睡眠問題妨礙了你的好心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